查看原文
其他

“知道你过得好不好,才能让我评估自己”

Sherry 靠谱心理 2023-05-25
点击上面“蓝字”关注我们!

浏览朋友圈,在社交媒体上查看身边亲朋好友的最新动态,几乎成了现代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。

不管你是默默窥屏,还是看到更新就点赞,抑或热情洋溢地发表几句评价,这种“隔空”互动都在无形中让彼此熟悉起来。

可以说,在虚拟网络上交流已经是现代人社交生活的重要手段。

信息的发达让人们更了解彼此。以往我们要点对点地沟通,才能知道别人最近做了什么。可社交网络平台的诞生让一切变得更加容易,只要将信息发出,朋友就能在整合好的时间线上互相看到近况。

这迅速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但频繁浏览身边亲友的动态,却也容易让比较的情绪暗暗滋生。

A今天下馆子,B买了新衣服,小王去省外旅游玩乐,老李在公司升职拿奖……情谊让我们替他人高兴,但对比之下又常使人黯然失落。

人们往往爱在吸引力、财富、智力和成功等方面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估。部分研究显示,我们的思维有时会花费高达10%的精力去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。

这种“较劲”在生活中有利还是有弊?

想要更好地理解,就不得不提到社会比较理论


01


我们为何比较?



1954年,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最先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(social comparison theory)。他认为个体有对自己进行准确评价的内在动力,当缺乏客观参照时,人们对自身观点和能力的评估便常常依赖于和他人的比较

比如当你衡量自己收入水准时,如果想知道有没有达到温饱线,可以跟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比较。但假如你想评价自己的薪资水平算不算过得好,就更倾向于和身边人的收入做对比。

这种比较常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,倒不是因为善妒心理作祟,而是我们更倾向于用和自己相似的人做参照。

毕竟人们的初衷是自我评价,只有在距离较近的圈子里,对比才能帮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位置。

即使大家每天都能在新闻上看到光鲜亮丽的明星,一掷千金的富豪,也很少会为自己长相没有演员漂亮而自卑,为生活不如阔佬潇洒而难过。

因为这些人物通常和我们的心理距离过远,很难在社会比较时,把他们当作现实的标准。


02


比较的利弊



对比是把双刃剑,它会产生正面还是负面影响,取决于人们的心态。

正面影响

如果个体进行社会比较,是为了评估自己的成就,为自我提升创造更多动力,那么这种对比能激励人们努力进步,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变得更好,形成更积极的自我认知。这时的社会比较对人是有益的。
比如你和朋友同时在进行健身计划,过去你每天只做15分钟运动,当你发现对方每天会锻炼30分钟时,便给自己制定了同样的目标。这种友善的“竞争”能帮你更快达到健身的目标并长期保持下去。

负面影响

如果个体和他人进行过度比较,则容易心理失衡。比别人情况好时,可能会产生优越心理和过度自信,导致自己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对方;在状况不如人时,则可能出现自卑、嫉妒等负面情绪,有时还会引起激烈的比拼心态,造成人际关系紧张。比如有些人会羡慕那些社交生活非常丰富,经常聚会娱乐的朋友,但却忽略了自身的经济状况或性格特点,强迫自己去进行同样的活动,却根本无法享受过程。



03


打破恶性比较的怪圈



社交媒体的流行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分享自己的生活。但多数人只会展现自己美好积极的一面,这很容易让看客们比较之下,对自己平凡的经历感到失望。

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和周围人的对比,而产生很多消极情绪,不如重新审视自己在浏览朋友动态时的心理活动。

通过几个简单的小技巧,让自己跳出比较的怪圈。

(1)追寻联结而非比较

在关注亲友的近况时,我们应该抱着关心和更了解对方的心态,可以就别人分享的心情和趣事做些评论互动或者私聊,寻求情感上的联系。

比如朋友最近去了某地旅游,你恰好之前也去过,就可以向他推荐些景点或当地小吃。

这比被动地翻阅浏览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
(2)适度进行向上比较

当我们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时,能产生更多自我提升的动力。但在选取比较对象时,我们应该和那些比自己稍好一些的人进行对比,这样能让人觉得自己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。

假如选取的比较者和你差距太大,反而容易让人灰心丧气。

(3)认识到生活的美好

在比较中我们常常把重点放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,但只要转移关注点,认识到身边发生的好事,我们就不会在对比中轻易心态失衡。

稳定的生活环境,健全的身心,很多人并未把这当作一种馈赠,但和那些出身战火纷飞国家的人比,我们已足够幸运。

(4)和自己对比

真正的进步和提升并不一定要和别人比较,有时候超越自己才是最大的胜利。当我们深陷对比的泥潭时,不妨回顾过去的自己,和现在进行比较。

只要每个人生阶段都在不停向前,我们便无需在意和他人的差距。

(5)追寻幸福的情绪

在和周围的人进行对比时,不要过度关注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,比如嫉妒和敌意。

我们要更多地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敬佩和赞美,关注这些积极的情绪,为亲友的成功感到高兴。这同时也能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。

适度的比较能让人们产生提高自己,不断进步的动力;但过度关注和别人的差距则可能使人疲于攀比。

把握好社会比较的度,我们才能更平和地面对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新动态。

参考文献:

1. Psychology Today Staff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intl/basics/social-comparison-theory.

2. Webber, R. (Nov 7, 2017). The Comparison Trap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intl/articles/201711/the-comparison-trap.

作者:Sherry
编辑:刘祎
* 文中插画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* 靠谱心理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(微信号:stesschina)联系以获得许可,欢迎分享。




作 者 招 募 & 投 稿


详情点击:
诚邀各位“心理”同路人一起成为心理学内容的传播者

投稿邮箱:contact@stresschina.com




往期回顾

/社会热点为何粉丝总是无条件为偶像辩护?

/亲密关系《依恋: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》| 你被爱情操纵了吗?


/自我成长

重新定义成功  | 如何避免被“高目标”吞噬?

/心理科普

随时随刻都能发生催眠?催眠真的有这么神奇吗?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